跳至主要內容

VISIONNAV無人叉車進駐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 助力香港創新製造

(香港,2022年8月19日)全球無人工業車輛製造商VisionNav現正位於將軍澳創新園內先進製造業中心 (AMC) ,成為首間提供自動化及先進智慧物流服務設施的無人叉車企業,進一步支援「創新製造」(innofacturing) 及再工業高增值的持續發展。

VisionNav無人叉車進駐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 助力香港創新製造

AMC智慧物流核心設備

VisionNav提供核心流轉服務,於物流中心提供24小時自動化運輸服務,備有多個物流自動化設施,包括自動倉庫方案ASRS(移動式密集貨架、四向穿梭車、自動傳送帶)、自動分揀機械臂、無人駕駛叉車,其中無人駕駛叉車是聯動八層物流運輸的核心設備。

VisionNav無人叉車進駐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 助力香港創新製造

本項目採用的無人叉車是VisionNav經典代表作:VNL14,這是一款托盤堆高式無人叉車。車身配備了VisionNav視覺定位模組、高精度貨物感知模組和高精度伺服運動控制模組,可實現自主路徑規劃、自我調整取貨和自動資料交互,兼備穩定性和效率,目前服務於眾多自動化產線,包括汽車、電氣、機械製造等行業。值得一提的是,VNL14是全球首款獲得TUV南徳授予的基於最新無人駕駛工業車輛安全標準ISO3691-4:2020 CE證書的車型。

VisionNav賦能全樓層物流無人化

AMC每一層均設有無人叉車,用於各樓層的物料出入庫,再通過樓層旁10台電梯實現各樓層的流通。在項目前期,VisionNav通過實地勘測,梳理物流流程,制定了3步走實施方案:1)系統層面,對接使用者WCS,定制RCS(Robot Control System)功能,打通全樓層自動化設備與無人叉車的資訊交互和協同作業;2)執行層面,投放高效率無人叉車,配合RCS系統,完成搬運任務;3)安全層面,部署多級安全設置,從終端無人叉車到頂層系統設置不同級別的安全性原則及備用安全性原則。

「G/F地面層部署了近10台無人叉車,但這一層搬運作業空間有限。貨物隨機從不同的電梯送上來,由無人叉車進入電梯取出貨物,並搬運到ASRS的地面傳送帶上,對RCS系統提出了高要求。除了資訊交流和實時互動外,調度是一個大挑戰。」,現場一位VisionNav工程師介紹。

對於無人叉車這類欠驅動移動機器人而言,需要不斷地調整舵輪完成轉向或避障,在有限空間內,很容易引發多台車輛鎖死(*鎖死:兩個或以上的進程因為爭奪資源而造成互相等待的現象)而中斷任務的情況。VisionNav優秀的調度演算法在專案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通過任務分發、時序重排和規避策略,達成了流暢高效物料搬運。

AMC物流無人化成果:1)效率: 通過系統對接,實現了跨樓層、多自動化設備協同,G/F層出入庫效率超過40拖/小時,滿足物流效率要求;2)數位化管理: 全流程即時資訊交互,實現資訊流與物流匹配,打造智慧物流數位化基礎;3)安全: 除了車體端和系統端的多層級安全設置,VisionNav還特別配置了最新的UWB安全模組,解決人員進入無人叉車檢測盲區或者突然闖入的安全問題,提前規避安全風險,對人員進行最高級別防護。

VisionNav無人叉車進駐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 助力香港創新製造

助力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科技園公司再工業化高級總監姚慶良博士表示:「科技園公司致力推動再工業化發展,為創科企業培育人才和提供資源及基礎建設的支援。AMC引入融合自動化及先進智慧物流服務的供應商,並備有共用倉庫、共用原型製造、小批量裝配支援及無塵車間,進一步強化「創新製造」,協助創新製造企業加快本地研發及生產過程,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VisionNav孵化於香港科技園創科培育計劃,很榮幸能夠成為AMC內物流中心的一部分,後續專案正在順利推進中,希望通過物流自動化服務,為香港再工業化和創科生態圈建設持續提供技術支援。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visionnav-deploys-autonomous-forklifts-at-advanced-manufacturing-centre-in-tko-innopark-to-support-hong-kong-innofacturing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科技園支持施政報告引入創科領軍人才 全速推動再工業化 開啟香港創科新篇章

 (香港,2022年10月19日)—香港科技園公司( 科技園公司)歡迎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政策及措施, 包括加強人才配套、推動「再工業化」、大力投資創科等。 新措施有助完善創科生態圈,擴大人才庫,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科技園公司會把握「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發展機遇, 締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施政報告為香港開創新局面、 實現新飛躍,我們感到鼓舞。特首宣布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訂重點政策, 並以結果為目標, 提出未來五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 立或擴展業務,科技園公司定必全力配合。 我們積極與官產學研等多方面合作,產生協同效應, 匯聚創科企業及人才,實現『再工業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引領香港創科發展邁進新台階, 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多管齊下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重要元素。施政報告提出興建新一座創新斗室, 將為本地及海外創科人才提供更多完善的智慧生活與創新協作空間, 對吸引人才留港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位於科學園的第一座創新斗室, 首批租客已於2021 年 6 月中起陸續入住,反應理想,當中單人房需求甚殷。 科技園公司歡迎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 人才服務窗口」 ,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 配合其他便利措施,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化「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將有助園區公司覓得更多合適人選, 為香港及大灣區打造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進一步推動「再工業化」 引領先進製造 科技園公司去年將分別位於大埔、 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並訂定了「 再工業化」的八大方向,積極結合科技與工業發展, 由研發到製造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施政報告提出研究於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 把創新園內先進製造業的樓面面積增加一倍。 此舉有助創新園吸引具潛力的企業進駐, 進一步帶動香港的多元經濟發展,為年輕人才創造事業發展機遇。 科技園公司現正與業界溝通, 積極吸引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進駐香港。 我們會配合「工業專員」的工作, 以及共同推動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的目標。 策略性投資創科產業 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政府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配合50億元「 策略

新發病毒診斷公司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於中國大陸開展臨床試驗 並在創新園開設生產基地

香港,2022年8月10日 -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新發病毒診斷公司"),一家香港土生的初創企業,著力於研發新一代技術,同時診斷多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今天宣佈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生物")落實戰略夥伴關係,同時宣佈我們位於大埔創新園的生產基地,於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設立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MARS)內正式啟用。在這夥伴關係的支持下,新發病毒診斷公司的研發成果,世界上最全面的診斷系統("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將在中國大陸正式進行臨床試驗和產品注册。這診斷系統能滿足世界上最迫切的醫療需求,為一個强大的傳染病控制解決方案,可以在大約一小時檢測40多種病原體,包括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2型)和猴痘病毒,是診斷領域的重大突破。 2019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好展示了市場對有效且全面檢測系統的需求,特別是針對新出現的病毒和細菌的快速診斷,而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和航天生物一致認為診斷科技是對抗傳染病的有力工具。航天生物是華潤集團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合資企業,將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以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在中國的廣泛網路支援臨床試驗,將能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的商業化未來,打造穩固的成功基礎。 新發病毒診斷系統顯著提高了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同時大大節約成本,使其更易於在市場上廣泛應用。作為平台技術,應用範疇還能伸延到其他層面,從傳染病、癌症、基因組學到食品安全和環境測試,以及其他新的領域,發展潛力極大。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主席霍文遜醫生 表示: 「要成功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符合規格的醫療產品絕非易事。我們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的合作將能鞏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商業化進程的基礎,標誌著公司邁進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助力於航天生物在中國大陸醫療行業的專業知識,我們將能為診斷領域作出更大貢獻,使我們的平台技術能針對全球衛生問題的痛點,為數百萬患者提供服務。」 華潤生命科學集團副總經理、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吳城錦先生 表示:「毫無疑問,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在診斷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很高興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幫助該系統推展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我們相信,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可以通過其創新系統切實地造福於我們的人民。」 與此同時,新發病毒診斷公司慶祝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建造業議會攜手推出「建築科技加速器」計劃 聯同 20間建造業領袖推動業內創新科技應用

(香港,2022年7月28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宣布聯同建造業議會(議會)推出全港首個以建築科技(ConTech)為主題的創新加速器計劃「The ConTech Accelerator」。是次雙方合作聚焦於建造安全、環保建造和建造生產力三個範疇,透過建立獨特平台配對建造業公司和科技初創和企業,推動業界制定建築科技的最佳做法,以及在不同工地和物業的場景下測試和應用。 政府預計未來十年香港建造業的總工程量每年將達 2,250 億港元至 3,450 億港元,所以提升建造生產力、環保及安全水平將會是建造業的首要任務。為協助業界尋找合適科技提升建造力,「The ConTech Accelerator」將利用建造業議會完善的企業夥伴網絡,配合科技園公司過往20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及其龐大的初創及創科企業網絡所孕育蓬勃的創科生態圈,提供平台讓業界就不同的建築科技方案建立、改善及分享最佳做法和技術。在科技園公司的安排下,參與計劃的企業夥伴將為科技企業提供問題陳述、進行測試的真實工地,以及收集業界反饋。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建造業的數碼轉型正處於起步階段,科技園公司和建造業議會擁有共同願景,致力推動本地建築業界應用創新技術及方案。我們共同推出的『The ConTech Accelerator』集合了業內頂尖的行業領袖,並為參與計劃的20間企業及科技初創提供可靠的理想平台以進行共創及創新,構建一個更創新、更安全及更強大的建築環境,同時促進跨行業合作以加速科研商業化,從而為香港創科生態圈發掘更多新機遇。」 香港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表示:「是次計劃中,每間參與的承建商將應用兩項技術,為香港建造業建立超過30個技術試點,為有關技術商業化和規模化應用帶來重要的驅動力。研發成功後,技術更可延伸到其他項目讓其他持份者採用。政府已向「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CITF)注資12億港元,業界可以以成功案例申請CITF與議會的研發基金(R&D Fund),將數碼技術、創新科技及機械融入建造業,提高建築質量、可持續性及安全性,從而維持業界專業形象,推動行業穩健發展,達致精益建造的未來。」 「The ConTech Accelerator」已成功邀請到20間本地建造業公司牽頭參與首個加速器計劃,連同來自各行各業的科技初創和企業,推動業界就不同的創新方案進行測試和合作,從而